一、明确技术需求
1.应用场景:定义任务(焊接、搬运、装配等),确定负载、工作半径、重复定位精度(±0.05mm级)、防护等级(IP67适用于潮湿环境)等硬性指标。
2.系统兼容性:确认机器人与现有生产线PLC(如西门子、罗克韦尔)、传感器及MES系统的通讯协议(Profinet/EthernetIP)匹配性。
3.安全标准:根据GB11291等要求,配置安全围栏、急停装置、区域扫描仪等,确保符合秦皇岛当地安监要求。
*安全围栏与联锁:机器人工作区域必须设置牢固的物理安全围栏,并配备安全门联锁装置。当门被打开时,机器人必须立即停止运动或进入安全模式。未经授权和未执行安全锁定程序,严禁进入运行区域。
*急停装置:熟悉所有急停按钮的位置(控制柜、示教器、围栏外),并确保其功能正常。在紧急情况或任何潜在危险时,时间按下急停。
*安全速度与模式:在手动模式(如T1/T2)下进行示教、调试或维护时,必须使用使能开关,并严格遵守安全速度限制(通常≤250mm/s)。避免在自动模式下进入危险区域。
1.需求匹配:
*负载与速度:明确需搬运的货物类型(袋装、箱装、桶装等)、单件重量、尺寸范围、堆垛层数及模式(如十字交叉、重叠)。计算所需大负载(考虑末端夹具重量)和满足生产节拍的低运行速度。
*工作范围:测量实际工作空间(进料线高度、输送带间距、托盘尺寸及堆垛高度),确保机器人臂展能覆盖所有必要点位,并留有安全余量。
*环境适应性:秦皇岛临海,湿度较大,部分区域可能存在轻微盐雾。确认机器人防护等级(至少IP54,好IP65)是否满足车间环境要求(粉尘、湿度、温度波动)。